清华同衡风景园林营造所

DEPT.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返回清华同衡官网首页
  • 首页

  • 所概况

    • 所简介
    • 获奖信息
    • 核心业务
  • 新闻中心

  • 项目展示

  • 联系我们

more

学术动态Academic Trends

  • 淄博市双创公园城发展服务中心景观环境设计 | ...
  • 2023年IFLA APR国际大奖|自然中的校...
  • 同衡园林·学术观点 | 以生境营造为特色的展园...
  •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设计系师生到风景园林中...
  • 为潍坊中央商务区建设贡献同衡智慧
  • 淄博市双创公园城发展服务中心景观环境设计 | ...
  • 2023年IFLA APR国际大奖|自然中的校...
  • 同衡园林·学术观点 | 以生境营造为特色的展园...
  •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设计系师生到风景园林中...
  • 为潍坊中央商务区建设贡献同衡智慧
more
我院快讯Institute Express
  • 绿色金融赋能生态环境保护:我国政策发...

  • 以历史遗存、文献记录与文人气质为营建...

  • 水毁公园的蝶变与重生——白浮泉公园景...

  • 生态安全 | 河南省三门峡市南山生态...

1234
  • 镜系天成,境由心生 | 清华同衡全程助力茶卡盐...
  • 为儿童而设计——清华同衡DFC助力儿童友好城市发...
  • 迎风击浪 进而有为 | 清华同衡2023年度工...
  • 尹稚:迎风击浪——我们的战略定力从何而来
  • 镜系天成,境由心生 | 清华同衡全程助力茶卡盐...
  • 为儿童而设计——清华同衡DFC助力儿童友好城市发...
  • 迎风击浪 进而有为 | 清华同衡2023年度工...
  • 尹稚:迎风击浪——我们的战略定力从何而来
推荐项目Project
  • 辽宁省辽阳衍秀公园景观设计

    河道淹没区中的辽阳衍秀公园景观设计从环境入手,在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状不同场地空间,诠释公园...

  • 酒泉北大河生态景观治理工程综合规划设...

    充分考虑河道及其周边的生态本底、水资源状况,拟定合理的水利工程设施方案、防洪策略,改善河道水资源匮乏...

  • 印象武隆项目景观设计

    “印象武隆”已经成为武隆地区的名片,传播着武隆地区即将消失的风土人情。慕名而来的游人带动了周边经济的...

  • 海口市三园合一景观提升工程

    项目基地位于海口市中心城区,位置是海口市核心中的核心。基地包含现状万绿园、世纪公园以及滨海公园三块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项目案例 / 正文
赤峰西山风景区景观概念规划设计
2015年08月27日    清华同衡风景园林营造所

所属分类: 风景区规划

项目地点:内蒙古自治区

设计单位:风景园林营造所

完成时间:2013年

图片展示
项目简介

项目荣获:

2013年12月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城市规划编制优秀成果二等奖。

1.项目概况

赤峰地处我国东北西部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地带。西山风景区位于赤峰新区西部,规划面积约39平方公里,由松山区和喀喇沁旗管辖范围。临近锡泊河、半支箭河。东侧紧邻丹锡高速、206省道、西邻205省道、南为山地。距离赤峰火车站8公里、赤峰西站4.8公里,玉龙机场10公里,区位交通联系便利。

2.规划构思

规划提出“万岁赤峰,风景西山”的规划理念。充分体现地域文化,建设文化景区;通过复合景区开发,实现综合休闲娱乐。规划目标定位是以农牧交错文化为灵魂,西山生态风景为支撑,联动农业观光、运动休闲、文化教育、旅游地产、矿坑利用、绿色循环产业六大功能板块,打造赤峰特色草原的原生环境、丰富多元的产品项目、高端舒适的服务配套于一体的风景旅游度假区。

3.空间布置

规划基于用地建设适宜性分析,规划六个特色发展地块,形成“三带三区”的空间结构。“三带”指的是海苏沟乡村发展带、半支箭河山前发展带、锡铂河山前发展带,“三区”指的是低海拔核心发展区、高速公路以东片区、矿坑综合利用区。

4.创新与特色

(1)建设开发模式:西山风景区规模较大,产权复杂,规划采用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开发模式,少开发、多利用;以“点、线”带动“面”的发展;先期着重打造核心点和线路,“哪里成熟,就先建设哪里”。

(2)功能开发模式:项目采用“1+6”的功能开发模式,以西山风景区生态修复规划为生态基底,以“农业观光、运动休闲、文化教育、旅游地产、矿坑利用、绿色产业”为风景旅游六大发展版块。

(3)专业技术:西山风景区受到当地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370毫米,70-80%集中在6-9月份,蒸发量达1994.5mm)的影响,项目区干旱、植被稀少且长势不佳。整个场地呈现出丘陵的地貌形态,其间海苏沟是一条重要的冲沟,但常年无存水。规划利用GIS技术、生态修复技术对西山风景区进行生态恢复与治理。根据现状情况将项目区分为工矿修复区(矿坑)、河流修复区(冲沟及季节性河流)、荒山修复区、林地修复区、农田修复区、根据各分区自身特点提出修复措施。

(4)水源保障:水资源利用系统循环及多区域复合关联保障使用,实现水资源多功能整体调度。

(5)村民生活保障:尽量保留现状村落,对现状村庄改造再利用,形成乡村型创意旅游综合体。引导村民种植收益可观的农产品、经营“农家乐”等多种方式,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的品牌形象。

(6)能源再利用:本规划充分考虑资源能源的就地再利用和形式转化变废为宝,自废物产生源头开始,分类区别对待,充分挖掘废物潜能,实现区域垃圾真正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在项目区内形成建筑废物排放源分离系统和生活废物排放源分离系统

(7)地域特色:规划通过分析中国历史文化、农耕文化、游牧文化的历史背景等理清各文化发展脉络以及其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人文等多元要素。在三条文化主脉的分析基础上,系统地认识分析赤峰文化的地域特点,为西山风景区文化定位发展寻求突破。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西区1号楼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63241111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

顶部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