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同衡风景园林营造所

DEPT.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返回清华同衡官网首页
  • 首页

  • 所概况

    • 所简介
    • 获奖信息
    • 核心业务
  • 新闻中心

  • 项目展示

  • 联系我们

more

学术动态Academic Trends

  • 淄博市双创公园城发展服务中心景观环境设计 | ...
  • 2023年IFLA APR国际大奖|自然中的校...
  • 同衡园林·学术观点 | 以生境营造为特色的展园...
  •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设计系师生到风景园林中...
  • 为潍坊中央商务区建设贡献同衡智慧
  • 淄博市双创公园城发展服务中心景观环境设计 | ...
  • 2023年IFLA APR国际大奖|自然中的校...
  • 同衡园林·学术观点 | 以生境营造为特色的展园...
  •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设计系师生到风景园林中...
  • 为潍坊中央商务区建设贡献同衡智慧
more
我院快讯Institute Express
  • 绿色金融赋能生态环境保护:我国政策发...

  • 以历史遗存、文献记录与文人气质为营建...

  • 水毁公园的蝶变与重生——白浮泉公园景...

  • 生态安全 | 河南省三门峡市南山生态...

1234
  • 镜系天成,境由心生 | 清华同衡全程助力茶卡盐...
  • 为儿童而设计——清华同衡DFC助力儿童友好城市发...
  • 迎风击浪 进而有为 | 清华同衡2023年度工...
  • 尹稚:迎风击浪——我们的战略定力从何而来
  • 镜系天成,境由心生 | 清华同衡全程助力茶卡盐...
  • 为儿童而设计——清华同衡DFC助力儿童友好城市发...
  • 迎风击浪 进而有为 | 清华同衡2023年度工...
  • 尹稚:迎风击浪——我们的战略定力从何而来
推荐项目Project
  • 辽宁省辽阳衍秀公园景观设计

    河道淹没区中的辽阳衍秀公园景观设计从环境入手,在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状不同场地空间,诠释公园...

  • 酒泉北大河生态景观治理工程综合规划设...

    充分考虑河道及其周边的生态本底、水资源状况,拟定合理的水利工程设施方案、防洪策略,改善河道水资源匮乏...

  • 印象武隆项目景观设计

    “印象武隆”已经成为武隆地区的名片,传播着武隆地区即将消失的风土人情。慕名而来的游人带动了周边经济的...

  • 海口市三园合一景观提升工程

    项目基地位于海口市中心城区,位置是海口市核心中的核心。基地包含现状万绿园、世纪公园以及滨海公园三块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项目案例 / 正文
遵化芦南山村综合开发规划
2015年08月25日    清华同衡风景园林营造所

所属分类: 园区景观

项目地点:河北省

设计单位:风景园林营造所

完成时间:2013年

图片展示
项目简介

  芦南山村综合开发规划是在中央关注“三农”问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政策背景下进行的。

  本案遵循“以农为本”的原则,提出“南山福地、悠幽杏林”的规划理念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策划思路。通过“农业转型与产业调整发展总体策划”、“乡村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和“山村及周边区域景观规划”三大板块,探索农业企业化运作思路,建立村域新经济模式;采取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效率化;通过乡村旅游模式,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构建多种业态协同发展;通过对自然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提升,形成“山—水—村”和谐共融的景观格局。

空间布局:

山、水、林、村是芦南山村主要的景观元素,在充分利用芦南山村原有空间格局的前提下,分别对这些组成元素在空间布局上进行了雕琢:

山——规划充分借助山体的景观资源优势,将山体与湖泊之间留出联系的绿化空间,一是满足观山之视线廊道的需要,二是将山体延伸至水边的空间特质强化,并使其成为空间特色。

水——邱庄水库位于规划区北侧,控制流域面积525平方公里,防洪标准为100年设计。规划以水体游憩功能为主,在其自然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塑造滨湖景观。通过不同的滨水空间处理手法,将水上活动与滨水景观结合,构建其水上游览吸引力。

林——芦南山村林地面积达1210亩,植被覆盖率和密闭度高。

规划以水库、山林为基底,构建完整的有机绿网。将现有的田园风光,在未来的景观空间内优化整合,形成独具特色的田野观光游览区。

村——现状村庄为自然发展的传统聚落,具有冀东村庄的典型特征。规划以“四清、四化、五改”标准为依据对村貌改造提升进行指导。在村中推广农家乐接待,为游客提供原生态村庄生活体验。在村落外的适建区域内规划高端旅游接待,满足区域旅游接待要求。

亮点与创新:本案侧重通过“农业转型与产业调整发展总体策划”、“乡村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和“山村及周边区域景观规划”三大板块,建立村域新经济模式,完善山村基础设施,促进以旅游为主导的多种业态协同发展,从而最终形成“山—水—村”和谐共融的生态景观格局。本项目较为特殊的定位,使项目组有机会项目提升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我们与农村问题专家、绿色能源循环利用专家以及当地政府部门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解决了农民就地安置、水质保障以及农村绿色经济等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西区1号楼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63241111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

顶部

微博

微信